新藥研發瞄準中國疾病

工商時報【李書良】 看好中國醫藥市場成長前景,全球大型製藥公司正投入數十億美元研發新藥,試圖攻克在中國各類頻發且不同於西方的致命疾病。 華爾街日報報導,瑞士諾華製藥公司(Novartis AG)正在試驗一種藥物分子,用於治療1種在中國南方多發的頭部和頸部腫瘤。美國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也在研發新型藥物,用於治療中國高發的肺癌和乙型肝炎。法國賽諾菲集團(Sanofi)雖然最初遭遇挫折,但仍在尋找治療肝癌的新方法。 這些行動表明,全球大型製藥公司改變了過去幾十年來向擁有10多億人口的中國銷售現有藥物的舊策略,希望深耕中國業務。過去,西方製藥企業長期以來一直難以在中國這個全球第2大藥品市場站穩腳跟。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肺癌、肝癌和胃癌位居中國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列,每年因這3種疾病死亡的患者人數超過100萬人。日本、韓國等國家每年因上述疾病死亡的人數也達數十萬人,這意味製藥公司能將針對中國研發的藥物銷往臨近市場。 監管障礙 海外藥難賣 中國患者群體龐大,對藥品的需求尚未得到滿足,但這並非製藥公司研發新治療方法的唯一原因。監管障礙使外資製藥公司難以在中國銷售最新藥物,主要原因在於這些藥物是在海外研發。 尤其,近年來曝光的多起腐敗醜聞,導致外國製藥公司在中國銷售舊藥的難度越來越大。2014年,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plc)被1家中國法院判處近5億美元罰款,原因是這家英國製藥公司的中國分支機搆向醫生行賄。 另外,諾華製藥去年也同意支付2,500萬美元罰款,以了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該公司涉嫌行賄的指控。這些事讓西方製藥公司發現,利潤豐厚中國的市場正在漸行漸遠,因此近幾年紛紛從引進舊藥轉向在本地研發新藥。 報導稱,強生公司2012年在上海了成立了1家研發實驗室,目前正在研究治療肺癌、血癌和乙肝的新藥。與中國不同的是,丙肝在美國更加普遍。該實驗室計畫明年對首個突破性進展進行臨床試驗,並期待能通過肺癌或乙肝專案研發出複方藥物。 研發新藥 紛轉向本地 諾華製藥則在2009年至2014年投入10億美元,將上海一處原有設施轉化為新的研發中心。該公司去年10月份開始在中國、韓國和台灣患者身上對第1個本土研發成果(1種用於治療鼻咽癌的小分子藥物)進行臨床試驗。 諾華製藥中國研發團隊負責人李恩表示,他們很快會對另一種治療肝硬化的複方藥物進行臨床試驗。他帶領的一支600名科學家的團隊同時還在從事至少10幾個專案,目標是研發治療肝癌和胃癌等疾病的新藥。 強生和諾華表示,他們開發出來的藥物雖然主要針對中國,但也會在西方患者身上測試,以便需要時在西方市場銷售。譬如英國和美國的肺癌情況就很普遍。 同時,不讓西方業者搶市場,中國本地初創公司也沒有落後多少。香港億萬富翁李嘉誠旗下的和黃中國醫藥科技已經在中國獲准生產其首款藥物:1種治療直腸癌的複方藥,將該藥物用於肺癌和胃癌治療的試驗也在計畫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