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為什麼家長老是幫孩子選錯大學

2017/04/23 ,

評論

TIME

Photo Credit: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TIME

TIME

時代雜誌是全球最受信賴的新聞來源,透過卓越報導、文字與攝影捕捉那些形塑我們生活的事件。時代集團旗下擁有100個經典品牌如時人(People)、運動畫報(Sports Illustrated)、時代(Time)、與財星(Fortune)等雜誌,以及其他如英國創立的Decanter、Wallpaper等超過50個各式各樣的媒體品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選擇大學上,學生跟家長往往會搞砸,但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要未來要面臨的是什麼。

文:John Katzman and Steve Cohen
譯:Wendy Chang

John Katzman是Noodle公司的CEO,也曾是The Princeton Review和2U的創辦人與CEO。Steve Cohen則是一名律師,《Getting In: College Admission in the Digital Age》的共同作者。

5月1日是美國大學繳入註冊存款的最後一天,在那之前,超過一半家裡有孩子要上大學的家庭,將會選錯學校。最後拿到大學學位的學生中,有五分之三會轉過學,而平均一個大學生取得學位的時間是五年半,只有五分之二的學生在六年以內完成目標。就讀社區大學的學生情況更糟: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可以在六年以內拿到副學士學位。

換學校的代價很昂貴:超過一半的轉學生將喪失部分已得甚至全部的學分。而對於過去20年來3,100萬名輟學的大學生來說,他們付出的代價更高。

在選擇大學上,學生跟家長往往會搞砸,但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要未來要面臨的是什麼。大學提供了許多資訊,但是沒有多少有深度的洞察,他們列出了學生的統計資料、平均考試成績、主修、海外留學的機會,這些都是有意思的數字。

但「結果」或許才是重要的:像這類申請者的學生,在校時以及畢業後過得如何。即便如此,學校提供的資訊其實沒有那麼有用,畢業率還有起薪也許令人關注,但長期來看,難以預測的數據也許更重要。舉例來說,研究人員發現像是「社區與公民參與」和「個人對工作的滿意程度」等,才是整體幸福感的關鍵因素。

學生之所以沒有從他們一開始選擇的大學畢業有很多原因,最常見的因素是錢:學生最常因為要同時工作的壓力而離開學校。(大學的費用在過去三十年已經翻倍,而且持續在上漲。)有些孩子是因為家庭危機而輟學,有些是根本還沒有大學所應該具備的獨立以及自律特質,但另一個主要原因則是「適合程度」,而這應該是可以且迅速被解決的問題。

每個大學的特色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會在某一些大學表現得比在其他學校好。某些學校會把自己作為具有超強競爭力的完美學校來宣傳,或是說他們的學校可能不太適合害羞、不願意努力爭取實習機會的孩子,有些大學更關注於招生,而不願承認他們的校園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是完美的。

大學其實都有健全的資訊,知道哪類的孩子會選什麼樣的學校,或是不選某些學校的原因,還有他們在入學之後誰會表現良好。(一份新英格蘭地區文理大學的研究顯示,如果Accepted Students Weekend那天下雨,出席率將會只有晴天的一半。)招生人員會花大量的時間分析過去入學的狀況。

然而,大學並沒有做多少事來幫助未來的學生做出更明智、更合適的選擇,相反地,校務人員則是積極投入由U.S News & World Report引領的排名遊戲,但被許多應該為此更負責的人延續。他們提供了排名人員大量的資訊,大部分都沒什麼意義(如:教師資源),而且常會誤導人家(由各家招生人員競爭而成的主觀名聲排行)。然後他們在大學網站上炒作排名,並放進宣傳資料中。

有些資料是部分根據應屆畢業生賺來的薪水,有時候甚至是用學科專業來排序,他們發表學生畢業五至十年後的起薪及薪資。但這些薪資調查通常不完整,根本是在懲罰那些選擇公務員、或是低薪工作的學校(和學生),忽視更重要(或是一樣重要)的標準。

大學排名系統其實也只服務部份上大學的人口,根據我們的計算,每年近400萬位申請大學的孩子中,只有54萬2千名會進到前350所「最有競爭力」的大學,剩下的350萬名學生往往被忽略,包含成年後回學校念書的、退休者、將就讀後段大學的應屆畢業生。

不過,兩者都從學生幸福指數數據上受益,從前者,你可以看到學校為了實際上有意義的結果而相互競爭,第二個會讓他們意識到有多少不錯的選擇,不只是當地社區大學或是州立大學,這兩者通常會限制了他們的注意力。

這項研究已經開始。從2014年開始蓋洛普(Gallup)和普渡大學、鲁米娜教育基金會(Lumina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合作,針對大學畢業生進行研究,希望可以更加瞭解他們後續的成功以及幸福,以及在大學影響這兩者的關鍵因素。研究結果極具深度,而且對申請學生來說十分有用。不幸的是樣本數的大小(大約三萬名受訪者)對於要比較所有想念的學校來說還是太少了。

有幾所大學像是普渡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正將他們的調查擴及到所有畢業的校友,但不幸的是這些調查結果不能向大眾或是想就讀該校的學生公開,只能用於內部規劃。

蓋洛普的研究模型是個強而有力的工具,可以幫助家庭在升學時可以做出更好的選擇。如果他們一開始的選擇調整到更適合他們,那之後就不會有那麼多學生必須轉學,但他們需要如蓋洛普一般的深度意見,來幫助他們比較學校,目標不是要把常春藤等級的學校拿來跟州立大學、或是文理學院/研究所比,相反地,它是要幫助學生了解到對他們來說,學校之間存在著差異,也會就讀了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全部(幾乎全部)的畢業生都應該每年都被納入研究中,從他們畢業之後十年算起,他們應該被問到大學是否有幫助他們為真實世界做準備、和準備的程度;他們的滿意程度、事業成功、還有他們對於工作及社區的付出。他們的回應應該是被匿名追蹤,並且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們這10年來,想法、表現、幸福感有什麼樣的改變?

這些資訊不管是在蒐集、分析、分享上,應該都比單單想像還要來的簡單、但取得成本也比較高,聯邦政府已經接觸了超過70%的四年制大學畢業生,十年來每個月都保持聯繫,因為他們需要償還就學貸款,而要求畢業生每年完成一份問卷,給予他們一點金錢誘因應該不是件難事,家庭需要有更多更好的資訊來幫助他們做出更聰明的選擇,就讓我們來做這件事。

(譯者的話:雖然台灣還沒有針對所有大學生、畢業生的調查,校友管理也較為薄弱,但是大家可以透過校系博覽會、IOH開放個人經驗平台多多了解要就讀的科系。)

© 2017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盧安達飯店經理看《園長夫人》:盡可能拯救難民,「房間永遠都夠」



【TIME】【FORTUNE】全球中文獨家授權:

《關鍵評論網》獨家獲得時代雜誌與財星雜誌全球中文數位版授權,將每日提供兩大媒體品牌文章的中文譯文,題材涵蓋國際政治、財經、科技、文化、歷史、生活、娛樂等各領域。

看完整特別報導